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电影人蒲剑|电影虽经历寒冬,但观众从未远去

言之有范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7月20日起,全国低风险地区电影院逐渐有序恢复营业,这是电影院停业近半年后重新和观众见面。疫情为院线电影按下了暂停键,但也为电影行业提供了重新整合、转型升级的机会。针对电影行业复工复产和电影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言之有范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蒲剑教授,现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蒲剑,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编剧,导演,制片人。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剧创作、影视制片、电影产业等。


疫情下的电影


电影撤档、影院关闭、拍摄停滞,在疫情阴霾的笼罩下,电影行业被迫按下暂停键。对于本就属于重资产的影院来说,疫情给电影产业带来的冲击意味着现金流面临断裂的困难。许多影院经营者本就背负数额巨大的贷款,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生存更是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从宏观来看,这次疫情对社会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电影行业也不例外。电影产业是大众娱乐产业,大众参与才能获得经济收益,疫情对电影产业各个环节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受疫情影响,影片无法登陆院线,观众也无法走进影院。


目前,国内电影制片方主要是靠票房收入来获得收益,进而维持再生产。电影宣发部门也是通过影片营销来获得收益。没有观众走入电影院,意味着整个电影产业发展陷入停滞。如果从电影产业的细分领域来看,疫情对电影前期的剧本策划写作和后期制作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这些部门社会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环节或多或少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影院恢复开放后,人们消费信心的恢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其实在更早一些时候,电影行业的寒冬早已悄然到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我国观影人次分别为16.2亿人、17.2亿人和17.3亿人,同比增长率已降至不足1%,但影院和银幕数量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万达影视、横店影视等头部企业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利润增幅趋缓甚至下降的趋势。



“整个电影产业已经处在一个发展的瓶颈,2018—2019年我国电影票房已经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态势,此次疫情更是使得整个行业彻底停摆。电影产业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资金方面,由于前些年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资本涌入,电影产业出现严重的泡沫。年来,电影产业增速放缓已经使得部分资本撤离电影行业,但电影产业还未实现靠自身造血功能来维持其长期发展,这是整个电影产业面临的棘手的问题。”


久违了,大银幕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低风险地区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这一消息随即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许多影迷纷纷表示已经迫不及待想走进影院,用实际行动支持银幕亮起来。在这个影像获取无比便捷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是对在电影院看电影情有独钟?



首先,疫情暂时束缚了公众的社交活动,公众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历较长时间,自然渴望在电影院中满足自身需求。看电影是一项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能够填补因疫情造成的人们精神层面的空缺。


其次电影相对于电视剧、网剧来说社交属性更加强烈,公众除了能在电影中获得视觉、听觉、审美上的享受,更能在这一过程中增进感情,释放情绪,这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有网友说:“电影院不仅是看电影地方,更是我们暂时逃避烦恼的地方,生活中太多遗憾,都需要影院承载。”这也是多地电影院恢复首日出现一票难求现象的充分表现。


为什么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出台《通知》有序恢复电影院开放?蒲剑教授认为,这既是一种巧合,同时也是一种必然。从整体来看,此次《通知》是有关部门在对疫情防控形势进行科学研判前提下作出的。电影院恢复营业也充分说明前期全社会对于疫情的精准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知》明确提出预约限流、排片间隔、人员排查、环境消毒等方面的具体举措,这也表明虽然全社会疫情防控趋势整体向好,但仍不能掉以轻心。社会复工复产要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开展,电影行业也不例外。



“在看到北京影院恢复的通知后,我也第一时间参与了抢票。26号我和家人也走入影院,观看了疫情后第一部上映的新片《第一次的离别》。因为网络实名制购票自助取票,餐饮销售也没有开放,整个影院还显得有些冷清,但我依然感受到了观众对于电影那种久违的热情。我觉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日排片和上座率的限制也是一种被动的‘饥饿营销’,或许排片和上座率逐步放开后,观众会投入更高的热情去看电影。”蒲剑老师分享了亲身经历。


“从电影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这一时间节点正好是暑期档的开始。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暑期档、贺岁档、国庆档都是电影票房产出的重要档期。在这样的时间出台《通知》,对于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增加影院人气,增加下半年电影票房收入来说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冷静看待数据


电影院恢复营业后成绩如何?从猫眼电影发布的《复工首周战报》来看,电影院恢复营业一周以来,总票房达到了1.09亿元。虽然与疫情之前单日票房动辄破亿的成绩相比还相去甚远,但这样的成绩对于提振电影行业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与票房相比,观众对电影院的不离不弃更显得弥足珍贵。除了复工首周的成绩之外,大家更为关心的是今年下半年电影整体票房情况,蒲剑老师对此持谨慎的态度。



首先,虽然现在疫情防控整体趋势向好,但防控压力依然很大,境外输入和局部疫情此起彼伏。在这种形势下,何时能放开上座率和排片量限制没有人能够轻易作出判断,这些都和电影票房直接相关。其次,电影票房和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虽然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但从结构上来看,主要靠的是制造业的拉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很大,公众的消费意愿依然不够强烈。电影对于公众的生活来说并非刚需产品,经济的持续低迷也让消费者看电影的愿望受到影响,加之游戏、直播等更便捷、更廉价的互联网娱乐方式的兴起,电影票房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



“虽然今年的电影票房大概率无法达到去年的水平,但乐观的说,不管是几十亿,还是能突破百亿,这都体现了观众对于电影的热情和坚守,也在维系着观众和片方的情感,这都要比数字更加重要。”蒲剑老师补充道。


经历阵痛,倒逼升级


今年大年初一,电影《囧妈》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平台免费播放,引发业界激烈的争论,部分从业者谴责《囧妈》这种行为“是一种打乱电影行业基础格式的行为”。蒲剑教授认为,《囧妈》转网播放事件并非偶然事件,转网发行、超前付费点播等形式是近年来电影产业调整期当中出现的新现象。随着互联网视频业务的不断成熟,对于传统电影院线放映产生的冲击是必然的。这不是一件坏事,也不用过度悲观,这是电影行业发展中必须要经历的“阵痛”。



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一现象。上世纪90年代电视的普及,首当其冲的就是电影,到90年代中期电影的产量很低,许多中小城市的电影院被改为家具卖场、游戏厅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度不断提升,电影也逐渐复苏,许多精品佳作涌现出来,现在电影面临的情况和上世纪末有一定相似性。”


从长期来看,此次疫情将对电影的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带来深刻调整,产生全方位、持续性的深刻影响,倒逼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我们的观众是理智的,无论是选择观看电视剧,还是网剧或者网络大电影,都是观众的权利,也都是在特定的时间或空间作出的自由选择。其实互联网的兴起冲击最大的是电视剧而非电影。”所以,对于未来电影产业发展的判断应更加审慎。


但能确定的是,电影作为大众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形式,其地位不会轻易被取代。未来的电影产业将逐步回归理性,影院和银幕的数量将会下降,部分电影院的规模也会逐步压缩,做强自身、提升经营能力才是电影经营者更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经济环境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好趋势没有变,经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电影产业的恢复提升也具有坚实基础,疫情加速了电影产业改革升级的步伐。针对电影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蒲剑教授也从专业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要客观全面看待当下电影产业遇到的困难。电影产业现在面临的并非只是疫情导致的短暂性困难,而是经历了多年快速发展后面临的瓶颈期,电影从业人员应站在互联网时代的角度下去思考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


其次,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应脚踏实地,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虽然我们每年都能看到一些票房很高的爆款作品,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目前电影的制作水平和质量还不容乐观。这与目前我国电影行业整体浮躁的风气有关系。一些创作者对于电影本体的认识、电影如何表现社会和人物关系的认识还较为欠缺,在利益的驱使下创作一些虚无缥缈的内容。创作者应不断提升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全方位提高专业素养,不为资本所驱赶,不盲目追逐经济效益,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搞创作。


最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质内容永远是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的王道。内容是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口碑才是票房高低的决定性力量。对于电影来说,第一是故事,第二是故事,第三还是故事。离开了内容,故事原则、类型规则,特效制作都无从谈起。只有坚持出精品、出接地气的作品,才能赢得口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观众从未离场


“自诞生之日起到今天,人们从来没有抛弃过电影。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经历各种自然灾难亦或是社会变迁,都没有动摇人们对于电影的喜爱。根本原因还是电影满足了我们在精神上、社交上的各种需求,无论是休闲娱乐、审美还是情感方面。只要人存在,艺术消费就会存在。”蒲剑老师最后用这样一段话作总结。虽然正在经历成长的阵痛,但中国电影仍然处在黄金发展期,投资不会离场,人才不会离场,观众也不会离场。中国电影,未来依旧可期。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主编



END



责   编 | 李   渊

美   编 | 李姝婧


推荐阅读



电影院,终将离我们而去?

倒闭、裁员、复工路漫漫…疫情下的电影产业怎么办?

海南频繁出镜亮相,自贸区建设下的影视旅游之路如何走?

减税!免征!支持电影等行业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